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虎平台 > 乐虎平台官网入口

02年武汉农民痴迷造潜艇耗尽家产买发动机后获近千万元的投资

发布时间:2024-11-01 作者: 乐虎平台官网入口

  “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时,当时的人不也是认为是猎奇吗?我只想把一个发明弄成功,这是猎奇吗?我们搞发明的人无另外的办法,只有做事。”

  1958年进武汉市大桥鞋厂当工人,他从13岁起开始搞发明创造,尽管比不上那些高学历的人才,但他还是靠着一股狠劲造出了属于自身个人的潜艇,也是属于自己的梦想。

  20年前一个夏日的中午,从田里走出来的李玉明到镇上去买盐,猛然发现包盐的废书纸上有介绍汽油发动机原理的图文,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他怎么也看不透图里的道道。

  十多天过去了,李玉明反复构思,以独特的方式设计的发动机模型在脑海里成型,他用筒作气缸,用自行车废胎做活塞,用大酒瓶作油箱,用废铁锤作飞轮,用竹子、木条制作其它原件,用铁丝、橡胶固定各部位。

  经过千辛万苦,发动机终于试制成功,经过启动调试,运转了几秒就再也不动了。

  就是这几秒钟,李玉明也激动万分,“我自己也能搞发明了”于是,他开始了更为艰难的自我沉醉地发明。

  2002年初夏,李玉明贷款收购了镇办企业的几台旧机床、台钻和刨床,办起了自己的加工厂。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当过小商贩,与集体办过企业,目的是一边攒钱一边“研究”各种机械,学修配技术。

  经过不懈努力,他几乎完全掌握了农家机械的所有技术,成为温江县内外很有名气的“专家”。李玉明自己拥有了一个工厂,别人请他去修理机器什么的也多了。

  热心肠的他往往丢下自家的活,每请必应。眼看着日新月异的农村景象,李玉明的思维也像春天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离家不出一百公里就有两个水库,若能自己造一艘潜艇到水下玩玩,不知道该有多威风!

  可是,潜艇的设计远非“发动机”的制造,由于构思不太理想,此事一拖就是一年。

  2003年的一天,李玉明骑着自行车,行程一整天,从数十公里外的县图书馆找到几本造船方面的专业书籍,高兴得热泪盈眶。

  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实在太令人难忘,破烂的房屋内,妻子一千个反对,一万个不答应:“你李玉明有多大的本事,还想上天不是安心抓起钱往水里丢吗不行,我们家折腾不起!”

  第一次遭受挫折并未动摇李玉明的决心,他从废品收购站买回一台不可以使用的发动机,经自己全部改造后竟成为潜艇最理想的动力设备。

  李玉明用铝合金钢管代替潜艇的特别的材料,用塑料布做潜艇“鱼鳍”,一支木制螺旋桨是李玉明日夜加工个月做成的。

  从没看过潜艇构造图形,甚至没有来得及坐过潜艇的李玉明却造出一艘潜艇一一“霞光一号”,全家仅有的两亩水田也被开辟成了机房,一切准备就绪,李玉明决定马上正式进行试潜。

  党委书记怀着浓厚的兴趣试着给电视台打了个热线电话,在电视台记者与四乡农民的注目下,毫无把握的李玉明驾着笨重如牛的潜艇却没浮上来。

  别人嘲笑他,但他没有沮丧,李玉明那种不知缘何而来的自信令人惊讶,他决定从头再来,电视台当即去拍摄了现场,并通过电视进行了报道。

  这下可苦坏了李玉明,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失败,他李玉明是要“面子”的,这下“面子”全没有了,他决心把“面子”重新拿回来。

  他绕着“潜艇”转了几天终于转出了浮不起来的原因:机体重太了,发动机马力不够,座舱位置不对,“鱼鳍”角度也不对。

  他开始得到一些人的帮助,从一位船模教练那里他学到潜艇的原理,在青白江一退休驾驶员帮助下,第一次看到合乎自己理想的超轻型潜艇。

  但这些材料,结构、性质都和自己的设想不同,有了这些经验,李玉明重头开始了。

  足足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李玉明才把发动机改成直式轴承,把座舱设计成卧式座舱,把操纵杆改造在最佳位置,整个潜艇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都动了“手术”。

  一年下来又把几万元填进了“机肚”,这些钱都是李玉明在自家的厂里做模具赚来的钱,而他的一家却过着清淡的生活。他的妻子因为不理解早已和他闹掰,可是李玉明依旧“死性不改”。

  第二次试潜前晚夜风呜呜直刮,李玉明一夜没睡好觉,他担心水下压强会损坏潜艇,一次次起床检查零部件、加油、调机。

  凌晨四点钟,李玉明把自己的“潜艇”检查了又检查,确认定无任何毛病之后,他才把宝贝运到通往水库的公路上。

  他万万没想到来到指定地点时,这里早已聚集成百成千的观众,有观热闹的,有看稀奇的,有扛摄像机的,也有手提照相机的,这场面是李玉明第一次遇到。

  他慢慢坐进潜艇,启动了发动机、油门、在螺旋桨强有力的推动下,三个机轮迅速向前动了起来。

  等待了约二十秒钟,他一拉操纵杆潜入了水下,围观的人群眼看着李玉明成功了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掌声连成一片。

  很快,阳光灿烂轻风款款的春日,“霞光二号”鳍板式潜艇像是想挣脱拴绳的束缚,很不安分地在江面上左右摇晃。

  投资造这艘潜艇的袁涛向银行贷了20多万元的款,他感慨地说:“前段时间,这艘潜艇在长江上试航被叫停,是因为未办理试航手续。可我们的潜艇属异形船,国内市场尚无先例,目前还没有办法进行认证。”

  眼下,几位投资人想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决定将“霞光二号”鳍板式潜艇以“观光游艇”的形式进行申报。

  李玉明的国家专利——鳍板式潜艇共由三部分所组成,即动力舱驾驶舱、客舱,与其它潜艇不同的是。它没有内外两层的贮水舱,而是模仿鱼的生存技能。

  在底部装上鳍板,不需自身注水排水通过动力系统将潜艇向前推进,让水对鳍板造成压力以使潜艇快速下潜或上浮。

  这样,操作起来不仅灵活方便,而且能在相同载荷条件下,明显提高有效利用空间。

  目前,专家们已将“需光二号鳍板式潜船作为观光游解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准备齐全,并与船检部门进行了接洽,船检部门对此很看重,估计很快即可予以认证。

  一旦试航成功,即意味着该潜艇很快就能进入观光程序。眼下“霞光二号鳍板式潜艇变身观光游艇是不得已而为之,我相信我的发明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李玉明认为。

  当然,现实距梦想有很大的距离,为实现心中的目标,肯定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如果不敢于去做,就永远都不可能有实现的可能。

  李玉明的发明使他成为中国农民的明星,在万春镇守候近一个月的中央台记者拍摄了李玉明造潜艇前后的实况连续报道后,在国内引起了空前的反响,李玉明也因此拥有无数“追星族”而走红,五花八门的信件雪片似的飞来。

  这些“追星族”中有专家、学者、飞行员、学生、还有农民,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一名青年来信说:

  “我认为,你试验潜艇的意义不单单是能否让其浮起来,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塑造。”

  专门从事国家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的西安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研究所工程师吴新芳来函称:

  “我们能发挥技术专长,邀请你来西安帮助你完成宏愿,我们愿尽自己的薄技协助你解决你工作上碰到的难题。”

  中国船舶博物馆馆长韩文彬两次专函要求收藏潜艇,李玉明用他不很利索的笔回信道:“教育后代是我的心愿,我决意采纳你的意见,但不知‘霞光一号’是不是达到收藏标准。”

  一位普通农民的非凡举动,牵动着无数个“好心人”的心,他们献计献策,出谋出力,只有一个心愿:帮助李玉明早日实现梦想。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忙忙碌碌准备过年货,而李玉明把自己关在那简陋的飞机加工房,浑身是油污和汗水。

  他那执着的劲头让人们心头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位农民李玉明仅有的知识水准和十分贫瘠的物质基础与成功的愿望,可说还有很大差距。

  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功者,在建立自己人生信念上,他绝对是个成功者。

  对每一封来信,李玉明都精心保存,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他都择时尽量回信,每回一封,都标上复信日期。

  这其中也有很多看中他潜力的老板的来信,声称愿意投资他的事业,没多久,李玉明就创办起了加工厂,一心一意地制造潜艇,这期间它甚至获得了好几项专利,获得的投资近千万元。

  有位作家曾撰文说,李玉明百折不挠的毅力的基础是他的自信心,无怪他以造第一架飞机的莱特自比。

  李玉明并非不懂得受教育的重要,也并非无视科学,我看他是更注重实践出真知,更看重的是在创造过程中的失败能够处变不惊。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发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超越了以前伟大的发明。

  李玉明造出潜艇精神可嘉,毅力惊天动地,彰显了中国农民的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欲望,他凭着自身拮据的经济财力、初级的文化知识以及仅存的百折不挠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实现了心中理想。

  而那些财力雄厚、技术人才众多、信息资源丰富的企业,却落到为欧美工业打下手的局面,的确令人汗颜!

© 2016-2018 乐虎平台官网入口_乐虎平台手机版官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3658号-33